歷經冬雪苦寒的洗禮,春雨的滋潤,在同學們的悉心照料下,山大附中實驗學校農場小麥華麗轉身,綠裝變金黃,洋溢著成熟的清香迎來一派豐收景象。
為了保證小麥能夠安全順利的收割完成,學校勞動課程項目組結合年級制定了詳細的收割方案。先后召集班主任老師和學生召開動員會議和小麥培訓會議,詳細介紹了麥收活動方案,割麥方法和注意事項,孩子們個個摩拳擦掌,躍躍欲試。
校黨委書記朱慶礦主持召開割麥活動動員會
葉貴彬老師給學生進行割麥培訓
根據割麥方案安排,在前期充分的準備和割麥培訓后,高一年級和初一年級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在6月1日和6月2日下午到農場進行收麥。



各割麥小組按分工到自己的責任田,先由包組黨員、教師示范,“前腿弓,后腿蹬,看清腳下別發蒙;下手準,鐮要快,一把使勁割下來……”老師一邊彎下身示范,一邊把口訣教給身后的同學們。他說,傳統的手工割麥分5步,雙腿岔開、弓腰、左手抓麥右手握鐮,鐮平放用力,割下麥子麥穗頭朝一個方向放齊,省力,安全,易收拾,都是老祖先留下的勞動智慧。


說著容易做著難,難在開頭第一關。很多孩子麥子抓的多,卻不能完全割下來,割后還零散的長著不少,只能散放在地上。一片歡聲笑語后,老師給大家第二遍示范,才勉強好些。漸漸地,孩子們的技術熟練起來,但孩子們的臉上滲出了汗珠,手痛起來,腰也酸起來…。不長時間,自己責任田的麥子就逐漸被割完了。由于孩子們沒在毒日頭下進行過高強度勞動,孩子們流了很多汗,感覺腰酸腿軟,但他們依然很興奮!



老家城區的學生王奧說:“只知饅頭香,不知割麥難。長這么大第一次割麥,感覺確實挺不容易,以后我會倍加珍惜糧食?!睂W生盛選棟說:“我來自農村,長大后我要像袁隆平爺爺那樣,把所學用在農村大地,把豐收和幸福送給農民”
陳立軍校長在給大家交流時說“今天帶領大家割麥子,絕不是抵制機械化、自動化,頑固教條叫大家回到傳統農耕時代,而是讓大家知道,我們的祖先在以前艱苦的條件下多么有智慧。再一個,讓大家知道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,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勤儉節約?!薄皠趧咏逃⒉粌H僅是讓孩子們出出力,流流汗,學學勞動技能,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,增強孩子們動手實踐能力、感受勞作的樂趣,豐富孩子們的成長體驗,促進孩子們人格的全面發展,養成愛勞動的習慣” !

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,“離開勞動,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”。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:“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,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、尊重勞動,懂得勞動最光榮、勞動最崇高、勞動最偉大、勞動最美麗的道理,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、誠實勞動、創造性勞動?!蓖ㄟ^這樣的勞動實踐活動,教育學生,農民種植糧食的不易,以此來培養學生勞動和珍惜糧食的意識。讓學生們享受快樂,體驗生命成長。